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和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將於今年11月9日至21日以及12月8日至15日舉行,並由廣東、香港、澳門三地聯合舉辦,展現港澳大灣區的協作實力。為響應全運會,新城知訊台由葉文輝(啤梨)主持的《梨事會》節目,由5月15日開始,每逢週四將搶先加插新環節《梨事會之全運新世代》,啤梨將夥拍全新節目主持人練偉健 (Terry ),訪問不同項目的運動員、教練等。首集嘉賓便邀請到香港男子劍擊隊前隊長張小倫,講解劍擊運動的規則及分享經驗。
《梨事會之全運新世代》環節合共26集,首集將於5月15日週四18:30-19:00 於新城知訊台播出,嘉賓為香港男子擊劍隊前隊長張小倫。之後尚有香港女子輪滑運動員 (現時世界排名第六) 趙奭孜、12歲兒童棋手吳哲滔、香港輪椅體育舞蹈運動員國際賽混合組別拉丁舞金牌得主)余俊延等。

首集嘉賓張小倫在節目中就分享了劍擊項目的得分規則及經驗,對於今屆全運會部份項目在香港舉行,張小倫表示絶對有著數,因為觀眾及氣氛都很重要。他在節目中說:「以往參加過幾屆全運會,其他省份的支持者很熱情,又鑼又鼓,又有啦啦隊。今次劍擊項目在香港舉行,多了香港市民入場,對運動員支持很大。」
張小倫坦言主場之利很重要,對運動員的心理壓力是有影響的,支持者的歡呼聲,會令運動員更添信心。他亦分享了小朋友學劍擊的最佳年齡為6至8歲,因為最基本「要有力拿起支劍」。他呼籲家長可以就今次全運會,帶子女入場欣賞,讓小朋友對各項運動多加了解。被問及如果用一首歌去代表他的劍擊生涯,張小倫說:「我會選李克勤的《紅日》,只要聽到歌曲的旋律,就不會輕易放棄,會堅持下去。」
今屆的「十五運會」合共有34個競賽項目及23個群眾賽事,香港作為首次參與承辦的地區,將會舉行8個競賽項目及1項群眾賽事。當中包括籃球 (男子22歲以下組)、場地自行車、擊劍、高爾夫球、手球(男子)、七人制橄欖球、鐵人三項及沙灘排球。而群眾賽事則有保齡球。今屆辦賽原則強調「簡約、安全、精彩」,比賽場地將會充分利用現有場館,以及剛剛落成啟用的啟德體育園。而鐵人三項則會在維多利亞港和中環海濱這兩個香港地標舉行,向世界展示香港美景及特色。23 項「群眾賽事」,當中 19 個是比賽類大項,如乒乓球、羽毛球、網球、足球、籃球、氣排球、毽球、輪滑、龍舟、圍棋、象棋、國際象棋、橋牌、中國式摔跤、定向、空手道、門球、模型、保齡球,另外 4 個就是展演類大項,包括健身氣功、太極拳、舞龍舞獅、廣播體操。 香港亦會承辦「殘特奧會」 5 個項目,包括硬地滾球、輪椅擊劍、殘奧乒乓球 (TT11 組)、特奧乒乓球及大眾項目「輪椅舞蹈」。

《梨事會之全運新世代》節目詳情
主持:葉文暉 (啤梨)、練偉健 (Terry )
廣播時段:每週四 18:30-19:00 (5月15日開始)
集數:26 集
廣播平台:新城知訊台 FM99.7 、新城財經台 FM104 (精華重溫)
視像內容: MBOTV、新城廣播官方網站及社交媒體 (FB / IG)
詳細節目內容,請留意5月15日,下午6:30–7:00,新城知訊台《梨事會之全運新世代》,網址:https://www.metroradio.com.hk/MetroInfo/